“语”我同行 “研”续成长——文昌市锦山第二小学开展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组教研活动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1-10-15  打印本页


“语”我同行

“研”续成长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0月12日上午, 在这丹桂飘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校在五(1)班举行了五年级上册12课《古诗三首——示儿》研究课。

研究课是学校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是授课教师展现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的舞台,是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机。


备课篇

为了上好这节研究课,吕烈钦老师进行了精心地准备,为此次活动的教案形成了初稿。

集体备课

“一个人的聪明有限,众人的智慧无穷”。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只有进行有效的备课,我们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为了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能力,我校语文组老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授课老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各位老师针对教材所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说了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使得教学设计的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形成优案

课堂教学风采篇

教师风采

给生活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个微笑,路还是要继续走。学会享受生活!至于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刻意的忘记也不要刻意的想起,有些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的淡漠,只是回忆仅此而已,让我们学会朝前看,一切都会变好。

学生风采

老师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同学们不懈求索,积极参与。思维活跃,抓住课文教材,紧扣文章主题,或读或思考,在课堂中收获知识,在课堂上受到情感的熏陶。

听课风采

参加听课的老师们,认真记录着。

潘国校长、锦山中心小学办公室吕烈文教研员在百忙之中抽空参与了本次研究课活动。

评课交流篇
评课环节

接着听课老师进行了畅所欲言的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课堂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并针对每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剖析和概括,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首先由执教吕烈钦老师进行自己的说课,对自己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教学环节和教后反思进行了详细陈述。

黄谟新教导:吕烈钦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板书隽秀,课堂把控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整节课最大的亮点:

1.整节课老师运用“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 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步骤清晰,环环相扣。

2.教学设计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突出重点。不足:课堂教学中,没能更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学生缺少展示自我的机会,老师讲的过多。

韩花老师:今天倾听了吕烈钦老师的一节教学古诗的课,我认为吕老师是位成熟型语文教师。教学目标清晰,环节清楚,符合小学生学习古诗的步骤。教师音质好,范读入情入景,可见教师语文素养优秀。指导朗读方法恰当,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朗读效果好。诗意的分析细腻,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通过结合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有效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在此,我有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1.国庆阅兵的视频导入作用不大,甚至没有起作用。

2.诗意和朗读要融合一起,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融入感情去朗读。

孙李旺老师:今天听了吕烈钦老师执教的《示儿》,受益颇多,下面整理一下我对这节课的感受。


亮点:

1.学习的内容丰富:有爱国主义视频的播放,有诗人背景介绍,有背景资料的补充等,是一堂知识点满满的课。

2.读书的形式多样。有教师范读,有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等,特别是老师的范读很出彩。

3.让学生结合注释把诗句的意思写出来,这个环节设计的好。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遗憾:

1.缺少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缺少老师指导下学生的朗读展示。缺少学生翻译诗意成果的展示。

2.时间安排不合理。一节课的时间都没能把一首诗教完,可见时间安排存在不合理。

韩秀青老师:听了吕烈钦老师的《示儿》,收获颇多。老师以爱国视频导入,围绕“爱国”展开,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普通话标准。老师激昂的朗读,入景入境的引导,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吕老师采用读中悟,悟中读,善于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华小隔老师:吕老师创设的精彩课堂给了我带来一种美的享受。我认为本课有以上亮点:

1.总的说来,师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氛围、课堂流程、目标落实、板书设计,德育渗透都做得比较好。

2.熟读成诵,引导学生自主体悟。

读是语文教学之本,古诗教学更离不开反复诵读。在《示儿》的教学中,吕老师充分体现了以读为主线,以读为本的理念。读做到了有目的地读,有层次地读,有实效的读。


最后陈杰教导做总结:我们语文组教师欣赏了吕烈钦老师的研究课展示,感谢他带来的这场盛宴。本单元训练的语文要素就是让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是这个单元第一课的第一课时,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他在设计教学时对于课外资料的筛选紧紧围绕能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目标展开。提供“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资料,加上老师的讲解,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明白为何陆游盼“九州同”。陆游的简介,他选取了能概括作者“坎坷的一生、诗意的一生、爱国的一生”的资料,让学生结合本课谈谈自己的理解。穿插介绍陆游不同阶段的几首诗,学生从诗人六十多年的悲与盼中,深深体会到作者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老师做好选择资料的示范,学生也就明白选好资料对于理解课文情感的帮助,在以后学习中就可以利用查阅到的资料帮助自己理解不明白的地方。

通过我们这次的研究课展示及评课活动,我想我们的语文老师又会有一次很大的提升,从我们的课堂的教学内容到课堂的形式,再到我们对孩子的情感态度上的熏陶,都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从大家热烈的讨论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大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向上的一种状态,希望今后我们继续在“双线组元”中两个教学目标同时兼顾,打造好高效课堂,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让我们的孩子做课堂的主人,锻炼我们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场教研活动就是一次专业的研讨,就是一次精彩的思维碰撞。教研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更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

“语”我同行,“研”续成长!相信趁着本次教研活动的东风,我校的语文教学也一定会再次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供图:洪权、林冠

供稿:陈杰

审核:潘国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锦山中心小学